如果寶寶除了肌膚乾燥之外,已經出現紅腫、長疹子、嚴重搔癢感時,就需要就醫治療,有些家長等到孩子都已經抓破皮、滲出液體或是癢到好幾天都睡不好覺才來就醫,這樣反而會讓症狀惡化,拉長治療的時間。

異位性皮膚炎的第一線治療–保濕劑
 近年來的皮膚醫學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是由於患者皮膚表皮層的角質層基因缺陷所致的表皮屏障缺損,因此皮膚保水功能要比一般人來得差,皮膚也比較乾燥。而表皮的屏障功能缺損,導致病患的皮膚容易受到外來刺激物質及過敏原的影響,進而產生過敏及免疫反應。因此平常固定使用適當的保濕劑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最新研究更顯示,對於有異位性皮膚炎家族遺傳體質的寶寶更應一出生就開始使用保濕劑,可以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

隨著皮膚科學的進步,人類對角質層的組成與功能有了更多的瞭解,目前已發展出許多專門給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使用的保濕劑。此類新型保濕劑可以模仿角質層的組成,修復患者的角質障壁缺損,並含有具滋潤效果的油脂、保水劑、維生素、脂肪酸等成分,可以止癢、修護及抗發炎,在國外都經過專業的皮膚科測試,也都證明有很好的輔助效果。

藥物治療可分為外用及口服藥物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兩項重點:抗發炎與止癢。

異位性皮膚炎本質是皮膚發炎及相關免疫細胞的反應,所以常以外用類固醇治療來抗發炎,局部塗抹類固醇藥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使用類固醇藥膏是一項專業的技術,必須考慮到各種類固醇藥膏的強度、基劑的特性、病患的年齡與身體各部位的皮膚厚度及患者的臨床表徵、急性或慢性只要在皮膚科醫師的指導下適當使用,還是可以達到最佳的療效與最小的副作用。家長們常因為對類固醇的的不瞭解及恐懼,而不願意讓孩子接受藥物治療,反而會讓疾病惡化,使孩子日常生活受影響,而且萬一搔抓傷口出現細菌感染會使治療變得更為複雜,需要再使用口服抗生素或外用抗生素藥膏加以治療。

最近幾年還有外用的局部免疫調節劑,有抗發炎效果,對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有不錯的效果,但健保給付限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且患部面積大於體表面積之30%的病患。一般病患以間歇性使用局部類固醇藥膏來治療,再搭配保濕劑使用即可,效果合宜且較為經濟。若是某些特殊部位如臉上、生殖器部位或是眼睛周圍等較容易吸收的區域,病患家庭經濟負擔又許可的情形下,可再考慮此類非類固醇藥膏,以減少類固醇之副作用。

 異位性皮膚炎的另一個治療關鍵是止癢,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它可以減緩孩子搔癢的症狀,減少搔抓,進而減少皮膚發炎,終結癢-搔抓 -發炎的惡性循環。現在新一代的口服抗組織胺比較不會有以往傳統口服抗組織胺的副作用:像嗜睡、口乾等,同時除了止癢的效果外還有抗過敏、抑制白血球的過敏反應如趨化作用等效果,在歐洲許多先進國家的兒童長期使用後發現可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的發生,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只要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即使長期使用也是安全的。


不可自行購買藥物來擦塗
家長不要自行購買藥膏,因為買錯藥膏有可能擦了無效,如果不小心買到強效類固醇藥膏,反而傷害了孩子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病患與家屬應該隨時與醫師溝通討論並配合治療計畫,醫師會視病患的臨床嚴重程度及病程長短,隨時調整藥物的使用。病患不要擅自停藥或自行更改使用頻率,以免治療效果不佳,反而拉長病程;也不宜四處求醫,中斷治療計畫,事倍功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綺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