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的原因
抽筋又稱為肌肉痙攣,指某段肌肉突然強力地收縮,造成肌肉僵硬且疼痛,有時伴隨抽搐表現。通常這種肌肉收縮情況會持續幾十秒到幾分鐘,經由變換姿式、按摩等方式,多半可舒緩這種情形。導致抽筋的原因有很多,舉凡身體內的電解質不平衡、缺乏運動、肌肉太疲勞、血液循環不佳等,都可能是造成抽筋的因素。羅東博愛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俊葦表示,尚未有研究證實造成抽筋的主要原因為何,不過對於懷孕的婦女來說,生理上的改變的確有可能是導致容易抽筋的原因之一。
協和婦女醫院醫療副院長許博智指出,造成孕媽咪容易抽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項:
1. 身體負擔加重
懷孕後的婦女因體重上升,導致全身(尤其為腿部)負擔加重,身體負荷過度,易產生疼痛的抽筋。抽筋的部位以下肢的小腿肚最為常見,稱之為腓腸肌痙攣。
2. 血液循環不良
孕媽咪的子宮會逐漸增大,壓迫到下肢,造成血液不易回流,肌肉容易疲勞、緊繃,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若加上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或平時常有不正確的姿勢(例如:翹腳),會導致循環更差,更易有抽筋現象。
3. 缺乏營養
懷孕之後,孕媽咪的身體除了要供給自身營養,也必須將營養供給給胎兒,因此,若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例如:鈣、鎂、鉀等),在懷孕期間容易會有腰痠背痛、水腫以及抽筋等情況發生。
處理方式
1. 停止當下的活動。
2. 緩慢對抽筋部位施加壓力(例如:均勻按壓抽筋部位)。
3. 持續拉長肌肉使之放鬆。
4. 待至疼痛消失即可。
放鬆肌肉方式
依照抽筋部位不同,處理方式亦不同,但其使肌肉鬆弛的大原則是不變的:
1. 小腿抽筋:
將膝蓋伸直,抬起腿部,將腳掌向上慢慢向身體方向彎曲,並抽筋的肌肉,直至症狀緩解。
2. 大腿抽筋:
(1) 後側:一手捉住踝關節,一手壓住膝關節,腳掌向上,朝身體方向抬高,並在抽筋處按摩。
(2) 前側:膝蓋彎曲,抓住足背處,腳跟靠向臀部,按摩大腿肌肉。
3. 腳趾抽筋:
將腳趾慢慢拉直,或是用腳趾採地站立,接著輕輕按摩,直至症狀緩解。
小叮嚀
針對抽筋部位均勻施壓,緩慢並持續的拉長肌肉,使之放鬆。切記不可過度用力拉扯抽筋部位,可能會對肌肉造成傷害,反而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另外,許博智醫師建議,若抽筋部位久久尚未舒緩,可塗上一些痠痛藥膏,輔助肌肉放鬆。
針對常見的小腿肚抽筋,建議之處理方式如下:
1. 抽筋當下可先將腿部伸直,將腳趾扳往自己身體的方向壓。
2. 腳跟抵住牆壁,同時將膝蓋伸直,拉直小腿肌肉。
3. 若為站立時,可將腳掌同樣往自己身體方向彎曲,舒緩腿部肌肉。
4. 順著肌肉方向上下按摩。
5. 將熱毛巾墊在抽筋部位熱敷。
P.S本文章於嬰兒與母親 2012/3月號 截取如有違法告知刪除謝謝!!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