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傳為西漢淮南王劉安始創。相傳劉安是個孝子,其母患病期間,劉安每天用泡好的黃豆磨成豆漿給母親喝,母親的病很快就好了,從此豆漿就在民間漸漸流行起來。


豆漿性平味甘,滋陰潤燥,利水下氣,養顏補虛。豆漿中不僅富含人體必需的植物蛋白和磷脂,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菸鹼酸及鐵、鈣等營養素。常飲豆漿可維持正常的營養平衡,全面調節人體的內分泌系統,降低血壓、血脂,減輕心血管負擔,增加心臟活力,優化血液迴圈,因而豆漿又被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


豆漿雖好,但飲用起來也有講究,否則很容易誘發疾病。下面為飲用豆漿時的幾點禁忌:


1.並非人人皆宜。祖國醫學認為


豆漿性平偏寒而滑利,平素胃寒,飲後有反胃、噯氣、吞酸的人,脾虛易腹瀉、腹脹的人以及夜間尿頻、遺精腎虧的人,均不宜飲用豆漿。


2.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生豆漿中含有皂甙、胰蛋白酶抑制物和維生素A抑制物。皂甙對消化道黏膜有很強的刺激性,可引起充血、腫脹和出血性炎症,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等症狀,還可抑制蛋白酶致甲狀腺腫等毒副作用;胰蛋白酶抑制物能選擇性地與胰蛋白酶結合,形成穩定的複合物,從而使胰蛋白酶失去活性,致使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的過程中受到抑制,妨礙膳食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降低豆漿的營養價值;而維生素A抑制物又能氧化並破壞胡蘿蔔素。


生豆漿加熱到80℃~90℃的時候,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很多人誤以為此時豆漿已經煮熟,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假沸」現象,此時的溫度不能破壞豆漿中的皂甙。正確的煮豆漿方法應該是,在出現「假沸」現象後繼續加熱3~5分鐘,使泡沫完全消失。


3.忌在豆漿里加雞蛋


有人喜歡在豆漿中打個雞蛋,認為這樣更有營養,但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蛋清松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4.忌加紅糖


紅糖裏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後,可產生變性沉澱物,大大破壞了豆漿中的營養成分。


5.忌飲超量

豆漿雖好,但也不宜飲用過量。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6.忌空腹飲


如果空腹喝豆漿,豆漿裏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麵包、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8/7/17/n2194264.htm


                                              PS.如有侵犯著作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綺翎 的頭像
    綺翎

    歡迎光臨~巫都家族會館~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綺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